。學習。
我有位老朋友是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系的博士,原先在台大教書,後來轉戰藥廠、現在是藥學的市場開發研究。
也就是,最近電視上每件事,我都可以問她,去學習,去了解。
以前只覺得朋友是怪才,學什麼都比別人快,很會唸書,也很會玩,我知道她絕頂聰明,但她的專業我用不上。
但最近,我真的是每天,只要有看不懂的東西就問她,她也會提供給我一些資料參考。各種聲音,真的是各種喔,只要聽到,我就會問她這是什麼意思。請她解釋給我聽。
以及怎麼看那些表格、數據、分析。
我也迷上了看賴以威的粉專,本來就會看了,一些好玩的數學,但現在是更去用這些角度去想,去思考。
至於什麼掛爆、踢爆、你所不知道的點點圈圈叉,鄉民分享等,我是一律不去看。
我把這一切當成一種學習,去理解這些人投身多少專業再研究,去理解為什麼這場傳染病會讓所有人那麼恐慌。
我發現,當直視病毒的本身時,去用數字了解,去觀察數學變化,看數學家的講解,看有公信力醫生(家人或本人無涉及政壇,並且正在執業)的說明,去詢問專業的朋友,當時學習新知識,這一切,會不太一樣。
會理解了許多無能為力的部分,理解了大家為何說這為何如此可怕,以及我們為何要小心。
這些,是我覺得很重要的,比起憤怒怒罵有用(雖然我今天在私人臉書有生氣)。
我們現在就是在認識一個陌生的新敵人,新冠肺炎。
而這位我看來也沒有要離開的意思,就是要共處了。
那麼,要怎麼跟這個棘手的傢伙共處,我覺得,要有點秉持著,某年我在面對自己的財務破口時的方法一樣,去認識它。
當年我可以一筆一筆帳記下來開始檢視我的人生,如今當然可以作足功課去了解這個病毒。
其他意見都不是很重要,重要的是怎麼了解。
還有,事情不要聽一半就眉批,找專業的人去了解最重要。
很阿宅的學習過程我懂,但有時想想,這也是一種樂趣。
人不能因為老了覺得自己夠聰明,夠懂了,就放棄理解任何新事物,好事壞事都一樣。